本文收录于专辑#这,真走“新”#
咬牙卖掉股份,投入研发工业无人机,值吗?| 这,真走“新”
夏日的一场暴雨刚过,道通智能测试总监杨坚就在位于深圳南山的阳台山基地开启了新一轮试飞。启动、自检、升空……几十秒后,“龙鱼”无人机便在视线中消失。
他的眼睛,一刻都没离开过那跳动着数据的显示器——这是对新产品的“生死考验”。如果“炸机”了,团队会直击痛点,进行技术攻关,打磨“金刚之躯”。
在《山海经》中,“龙鱼”是“有神圣乘此以行九野”的神奇生物。被命名为“龙鱼”的无人机,同样寄托着研发团队的美好愿景。
2014年,李红京在深圳创办了道通智能。此前,他在汽车服务领域小有成就,自从迷上了无人机这一“会飞的机器人”,毅然决然“躬身入局”。
当时,以大疆为首的创新企业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已然占据先机。李红京审时度势后,选择知“难”而进,投身到工业无人机研发当中。
有别于用于航拍的旋翼无人机,工业无人机由于要干“粗重活”,更多是传统的“固定翼”,不仅块头大、操作难,对起降场地要求也高。
“有痛点,就有机会。”李红京遍访专家、广纳贤才,终于孵化出“倾转旋翼”无人机的设计想法。它既像旋翼无人机那样易操纵、可垂直起降,又具备了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效率高、续航时间长等特点。
然而,“施工图”要变成“实景画”,全链条技术都需要自主研发。由于工业无人机行业前景不明朗,没有投资人愿意“入局”。李红京不得不咬牙卖掉他在另一家企业的股份,将得来的6亿元全部投入到研发当中。其间,由于一款产品部分性能指标不符合预期,他甚至不惜血本将价值数千万的物料报废,推倒重来。
最终于2020年面世的“龙鱼”,全部经历过多次极限考验:在防水实验室模拟中雨连续淋雨10小时,在高低温实验室经历了-20℃到50℃的“冰火两重天”,在6000米高原天空的稀薄空气中进行动力测试,最后还有长达300小时的不间断模拟飞行测试。
如今,道通智能生产的无人机已被广泛用于森林防火、道路交通、海事打私、电网巡检、农业检测等场景,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湖南资兴抗洪救灾、12·18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以及全国多个变电站日常巡检的现场,都有它们的身影。
“创新之路,谈何容易。”回顾研发历程,最让团队感慨的是,挫败始终没有让他们消磨掉对再次“起飞”的执着,对创新创造的追求,对广阔天空的向往。
截至2023年底,深圳已有超1700家无人机企业,年产值近千亿元。全球每卖出10台消费级无人机,就有7台是“深圳智造”;每卖出10台工业级无人机,就有5台来自深圳。
低空经济的发展给向新的深圳带来无限可能。更多像“龙鱼”一样的“探路者”,将翱翔在“天空之城”,闪耀在“创新之都”。
采写:徐怀 马芳 陈明诗 曹斯 何勇荣
拍摄/剪辑:陈文焕 卓杰
设计:刘子葵
动画:陈明记
运营:董晨晨 蒲思伊 邓素凡
本期统筹:何勇荣 甘雪明 杨磊
栏目统筹:胡良光 何勇荣 纪蓓 毕式明 殷剑锋 张哲 丁晓然 尤立川
栏目策划:曹斯 陈戈 林焕辉
【开栏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更要大胆求新、不断向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记录向新向上的火热一线,南方+策划推出《 这,真走“新”》系列融媒报道,从各地样本透视广东实践。活跃在南粤大地的向新奋斗者,展现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探索未知的胆识、忘情忘我的投入、无问西东的拼搏、孜孜以求的渴望,拼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的生动图景。
上一篇:三则爱情故事:“要死要活”的领悟
下一篇:魏新刚,任上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