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骚乱,武契奇遭逼宫。这个六百多万人口的东欧小国,竟然手握压垮传统能源巨头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场骚乱将如何影响中国车企乃至每个普通消费者的利益呢?答案的关键就是白色石油——锂矿。
最近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涌入数万示威者,一度封锁了火车站和公路枢纽,要求永久禁止该国最大的锂矿项目,矛头直指力推项目的总统武契奇,连他本人都说,早就知道幕后黑手要借此赶他下台。你说不就是个锂矿吗,美国、加拿大甚至乌克兰都在挖,怎么偏偏就塞尔维亚因为这个乱起来了呢?一句话,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塞尔维亚的锂矿储量非常大,仅贾达尔河谷一个矿就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10%。能满足欧洲90%的锂电池需求,拉动该国超过六分之一的GDP,让塞尔维亚从穷酸小国一跃成为欧洲乃至全球新能源矿产中心,甚至手握毁灭西方传统能源和燃油车巨头的钥匙。
一台新能源车,以锂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占总成本大概10%到40%,决定电池成本的碳酸锂价格是新能源车能不能彻底替代燃油车的关键。十几年前美国能源部测算过,如果电池降到100美元/1kwh,电动车就可以全面取代燃油车。考虑到燃油占石油消费55%以上(中国甚至高达80%),这个临界点也可以说是全球能源巨头的生死线。
如今,动力电池平均成本已经降到了227美元/1kwh,而且还在继续下降,已经动摇了整个燃油车市场。之前比亚迪发起“电比油低”的疯狂价格战,单车价格从2020年的18.14万下降到今年一季度的14.13万,结果毛利反而从25%涨到了28%,还能继续往下打,就是因为碳酸锂价格在下跌。
这个时候,任何锂矿产能的增加,都会导致碳酸锂价格进一步下跌,加速传统能源时代的消亡。更何况塞尔维亚的超级锂矿不但品质高、储量大、开采成本也低,深受欧洲与中国重视,天时地利人和样样齐备,最早2026年就能进入市场,对于传统燃油巨头是肉眼可见的致命威胁。
上个月中塞自贸协定生效,取消了九成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关税;接着欧盟又跟塞尔维亚签了协议,要求锂矿优先供应欧洲;就连整个锂矿的开发背后,都有中国的参与和推动。首先,力拓的最大股东是中国铝业公司;其次,力拓50%的买家都来自中国;再加上它原本的欧洲背景,这个兼顾双方利益的角色其实比中企直接下场更适合,能让中国欧盟坐到同一张餐桌上,局外人又抓不到什么把柄。
中欧两大巨头同时对塞尔维亚示好,除了矿产本身的品质,还因为塞尔维亚紧挨着中国另一个老铁匈牙利,深处欧洲交通腹地的匈牙利是西欧汽车工业转移的主要国家,还是欧洲动力电池生产中心。欧洲传统汽车很厉害,但新能源车落后于中美,就是因为缺乏电池供应链,锂矿全靠远道高价进口。
如今匈牙利的电池工厂与塞尔维亚最大锂矿双剑合璧,为欧洲送来了新能源车转型,走出能源危机的最好机会。而从中国的角度看,匈牙利不仅是国产车杀入欧盟市场的跳板,还有宁德时代比亚迪投资的电池厂,匈塞铁路又直通中国投资的地中海港口比雷埃夫斯,是能无缝对接欧亚非大陆市场的新能源出海基地。
此情此景谁最着急呢?很明显是没资格上桌的那个。过去,储量最大的锂盐资源在南美,品质最好的锂精矿在澳大利亚,最活跃的交易市场在美国芝加哥,中国消费了全球60%的锂,国内的锂矿供给满足不了需求,只能依赖进口,定价非常被动,受制于美国主导的锂矿全球供应链。
2022年,澳大利亚通过产能控制和矿山拍卖,操纵价格、狠狠宰了国内新能源一刀;就在同一年,南美三国也在准备一个类似石油欧佩克的国际组织,再加上之前芝加哥交易所推出的锂矿期货合约,多方合力把碳酸锂价格从三四万一吨爆炒到五六十万一吨,让国内的电动车企卖一台亏一台,整个新能源产业被原料成本绑架。
万幸后来国内布局的锂矿开始发力,碳酸锂的价格迅速跌回十万以下,中国车企才有底气大打价格战,加速淘汰传统汽车。但电动车时代才刚开始,锂价不可能长期低迷,只要有风吹草动,锂矿还是会变成金融巨头炒作收割的工具,抓紧全球锂矿供应主动权是当务之急。
总而言之,这次塞尔维亚锂矿的形势很复杂,不但欧洲希望拉拢塞尔维亚,美国在科索沃战争后也没放弃对塞尔维亚的牵制,武契奇去白宫委屈巴巴坐小板凳就是最好的证明。中欧各自动作没几天,塞尔维亚就出事了,用老套的环保当借口要求封禁锂矿,让塞尔维亚人砸掉老天爷给的饭碗,逼欧洲废掉新能源转型的大好出路,让中国无法摆脱锂矿供应链定价权的制约。
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谁?想必各位心里都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