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港通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迎来扩容。7月1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分别按照新的纳入标准,公布了沪深港通ETF最新的调整名单,有59只上交所上市的ETF正式纳入北向沪股通,还有26只深交所上市的ETF纳入北向深股通,6只港交所上市的ETF纳入南向港股通。本次调整已于7月22日正式生效。
此次扩容后,沪深港通ETF的全部产品数量将扩容至241只。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名单调整后,将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的选择,便于投资者在香港和内地市场进行多元化配置。
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其中第一项就是放宽沪深港通下股票ETF合资格产品范围。6月14日,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4年修订)》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港通业务实施办法(2024年修订)》及有关事项,进一步修改沪港通、深港通ETF范围,持续优化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中国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策略组组长杨超表示,下调ETF纳入沪深港通的门槛,旨在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机制,拓宽投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
“通过降低ETF的规模门槛和指数权重占比等要求,更多的ETF产品得以纳入沪深港通,这不仅丰富了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选择,也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杨超认为,此举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资本参与境内市场,同时也为境内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途径。降低门槛还可能增加ETF产品的市场活跃度,提升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022年7月4日,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首批互联互通ETF名单中包括沪深交易所上市的83只ETF和港交所上市的4只ETF。ETF互联互通运行两年多以来,产品数量稳步扩容、产品种类趋于丰富、成交规模不断攀升,整体发展势头持续向好。
港交所表示,自从两年前沪深港通纳入ETF以来,香港ETF市场成交额稳步增长,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已由2022年7月的98亿港元增长至2024年6月的120亿港元。港股通是香港ETF市场取得亮眼表现的主因之一,港股通下ETF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已由2022年7月的2.2亿港元增长至2024年6月的10亿港元。
“ETF互联互通开通两年多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为双边投资者创造了远比QDII和QFII更为便捷的ETF投资渠道,使其成为ETF跨市场展示的‘窗口’,从而更好地打通产品供给与资金需求之间的堵点。”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基金经理谭弘翔表示,内地和香港市场的投资者可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对方ETF产品的交易习惯,逐步放宽自己的交易范围,为后续我国ETF产品走向世界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也为我国ETF市场更加全面和深入的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奠定基础。
对于此次扩容,谭弘翔认为,从整体系统层面而言,新纳入的内地ETF能够显著增加北向通下ETF产品的丰富度,拓展香港投资者的可选择范围,以更加精确地匹配其投资需求,进而放大北向通市场的组合网络效应,甚至能够发挥杠杆作用,撬动增量资金涌入原本就已纳入的存量ETF。因此,新纳入的ETF产品对整个北向通市场的影响和赋能是全面、深入、可持续的。
有市场人士表示,沪深港通ETF的扩容有利于中长期资金的入市,内地上市的部分ETF有望在未来获得可观的资金流入,尤其是北向资金偏好且在港股市场稀缺的板块,有助于提高A股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两地资本市场持续开放和健康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马春阳)